你好啊,诺顿先生。与往日无差,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,窗外刚下过雨,到处都是湿湿的。打开手机查看天气预报,显示后面十几日仍是不同类型的雨天。我想我已经开始习惯了,并且有借口躲在房间里,看电影、听音乐、做饭、发呆和睡觉,一切做得心安理得。而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里,你又是过着怎样的生活呢?你那边天气怎样?是否有热烈的阳光?我想我会这样问候你。
百无聊赖之时,我在网上看了一些视频。明明是他人的生活,我怎么却觉得如此熟悉呢?哦,原来曾经我也是那样子过生活的。有段时间我很喜欢坐在最后一排,在最最远离老师视线的地方,既不用吃粉笔灰,亦十分的自由,一旦把书堆得高高的,就像是砌起了一座城墙。是的,诺顿先生,我从来不觉得我是好学生,但我擅长伪装,在家长和老师面前,我尽量维持乖巧懂事的形象。语文老师从来不训学生,但偶尔会掷粉笔头,并且非常的准,我很佩服,想着某天我也有这技艺该多好,毕竟“技多不压身”。所以我常常成为我同桌“不当行为”的举报者,这样一来,我就能欣赏语文老师精彩绝伦地掷粉笔头的表演。诺顿先生,你的学生时期是像什么样的?
诺顿先生,你知道么,在中国,无论是小学、中学还是高中,校服大多都是蓝白色搭配的。他们说这样搭配富有朝气、又不容易引起视觉疲劳,并且蓝色象征着和平、冷静。只是我们才不会管这么多,当然我们也时常吐槽肥大的袖子和裤腿、毫无设计感。只是从小到大,就这么穿惯了,突然脱下时,很多人都会感到悲伤,会哭。如果一直呆在人群之中,尽管可能会有点拥挤,但你觉得安全、温暖。突然人群开始散开,你身上的热气渐渐消散,周围的寒气开始侵袭你的身体,你开始觉得冷了。但是人生总是会有相遇、有分离,然后有重逢、有永别,诺顿先生,这是迄今为止我学到的东西。就是在这些人生波动之中,我们悄悄地长大,被他人温暖着,也温暖着他人。
想起这些,我突然觉得快乐。诺顿先生,你说记忆时有选择性的该多好,记住那些令人喜悦的、感动的,忘记那些悲伤的、痛苦的,但你我都知道,这只是一个美好的空想。总有些好事情里面掺杂着坏的,苦的东西里面也能尝出一丝丝的甜意,我们终究无法完全剥离彼此。以前我常常羡慕那些记忆力特别好的人,可以毫不费力地记住课本知识和老师讲的内容。可是现在,我常常会讨厌好得过头的记忆力。因为有时会发现,那些视若珍宝的细节,常常在对方眼里轻若鸿毛,一旦关系破裂,在你脑海里的那些原本闪闪发光的东西便可以反复地刺痛你。
所以有人说,“忘却,是人类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”。我无法想象一个无法忘却的人是怎样过他的生活。那些过了十年、二十年的东西,对他来说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,可是那些东西却在被他人渐渐遗忘,最后消失在他们的生活中。人活着就得向前看,一路上我们不能背负太多东西,总得丢下些什么,这样才能在下次遇见令你愉悦的东西时,腾出手来。你赞同吗?诺顿先生。